滁州市救助管理站:党建引领救助 用心让爱回家
“八年了....”老父亲强忍着泪水哽咽着,用手比划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八年了家人从未放弃过寻找自己走失的儿子,但是一直杳无音讯,今天终于回家了。3月17日上午,由滁州市救助管理站3名党员干部组成的临时护送小组,历时28小时,近1200公里的长途颠簸,将滞留在站7年之久的方善勇平安护送回家。
为流浪乞讨人员送上温暖,为失散家庭带来希望,是滁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目标,近年来救助站不断探索创新,主动发现,精准救助,应救尽救、无缝对接的“党建引领救助,用心让爱回家”的实践,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和力度。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组织基础。 滁州市救助站支部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结合救助站工作实际,深入思考支部党建工作思路,面对老问题,新矛盾,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理论学习、集中研讨、党性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全体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坚持党建引领,做爱心传播者。流浪乞讨人员每天过着风餐露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夏天一身臭,冬天一身腥。面对蓬头垢面、破衣烂衫、混身散发着腥臭的流浪乞讨人员,恐怕大多数人敬而远之。但救助站全体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无论寒冬酷暑、长途跋涉始终如一,始终坚持用爱心、细心、真心对待每一位受助人员,每年通过公安护送、站内接转、街面巡检接待受助人员约800人次,用心做爱心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坚持党建引领,做创新的改革者和挑重担的践行者。2003年“滁州市外流人口收容遣送站”更名为“滁州市救助管理站”,职能的转换、定位的转变给救助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救助管理站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尽职,带领职工通过积极主动救助,严厉打击骗助现象确保了我市救助工作健康发展,树立了滁州救助站的特色和地位。2020年,以质量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切实发挥好“兜底线、救急难”的制度功能,开展救助多元化,在救助中进行开导谈心,心理疏导,做好法律宣传。与公安部门、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及周边县市的救助站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2020年至今通过寻亲公告推送,DNA、人像、指纹等数据采集,成功帮助13名长期滞留人员找到亲属并协助返乡。同时为滞留的56名流浪乞讨人员办理集体户口,落户滁州市救助管理站,并全部纳入特困供养,让他们真正成为滁州居民的一员,找到“家”的归属感。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政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扶危济困的德政善举。滁州市救助管理站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宗旨,认真践行“党员一句话承诺”,使全站党员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氛围愈发浓厚。尽心尽职做好政府兜底工作,为弱势群体传播爱、奉献爱,让他们深切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