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五个转变”打通银企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2019年,我市在出台《推进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之后,又创新开展“行长找厂长、经理找经理”专项对接行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民企发展。2019年,实现贷款余额超2425亿元,新增贷款超364亿元,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通过“五个转变”,打通了银企对接的“最后一公里”,以金融力量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一是信贷支持由“企业上门求”转变为“银行上门帮”。自2019年11月份“行长找厂长、经理找经理”专项对接行动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各级分支行行长主动上门走访倾听企业诉求,想方设法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深入民企共计走访515户,为94户企业解决贷款需求金额达47245万元。2019年,全市组织银企对接110次,对接项目524个,签约158.07亿元,放贷38.04亿元。
二是金融产品由“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定制”。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资源优势,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徽行推出“易连贷”,实现贷款到期前与原贷款的无缝对接。建行对于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推出“供应链”贷款,针对双创、科技型企业,推出“科技助保贷”。浦发银行推出“房抵快贷”产品,贷款金额最高1000万元,匹配小微企业的经营全周期,融资期限最长可达5年,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是借款成本由“息高借难”转变为“快捷低本”。出台《推进金融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金融20条”),引导银行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合理设定企业贷款利率,主动减费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9年12月份,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875%,较年初下降0.113个百分点,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2609%,较年初下降0.3344个百分点,总体稳定在低位水平。制造业企业开户平均时长压缩为1—3个工作日。
四是金融服务由“企业跑”转变为“数据跑”。不让企业跑“冤枉路、繁琐路、伤心路”,把企业的获得感作为专项对接的第一标尺。让“数据跑”代替“企业跑”,“最多跑一次”将向“最好不要跑”升级,坚持线下银行跑,线上数据跑,提供“店小二”式服务。2019年,建行“云税贷”累计发放9.01亿元,余额 3.27亿元;工行“经营快贷”发放1.7亿元,余额0.76亿元;农行“纳税e贷”累计发放1.64亿元,余额1.21亿元;邮储银行“小额极速贷”累计放款0.5亿元,余额0.2亿元;全市农商行系统共发放“金农信e贷”14.65亿元。徽商银行 “易连贷”累计发放10亿元,“易税贷”累计发放2.08亿,“信e贷”自去年7月推广以来,已累计向256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约9.52亿元。
五是信贷范围由“旧动能”转变为“新动能”。6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促进滁州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各金融机构根据生态环境部门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积极支持我市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改造等项目,助推我市产业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支持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市工行分别为滁州市生活垃圾发电二期项目、明光市城北污水厂及乡镇污水厂PPP项目提供贷款2.1亿元、1亿元。市邮储银行相继签约包括滁宁轻轨、明巢高速等多个绿色信贷项目,累计签约金额超20亿元。市农发行制定服务长江大保护支持政策,发放支持长江大保护贷款20.14亿元,贷款余额47.85亿元,累放金额位居全省第一。市同创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非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5亿元,期限5年,我市金融债券工具服务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