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烟草专卖局:一起脱贫 一起欢笑
日期:2020年11月26日 11:42:33
作者:市烟草专卖局
来源:机关党委
阅读次数:
“有海,我来,也是想跟你学养牛技术,你能教我不?”近来,主动找到张有海咨询养牛的村民越来越多。
张有海,是定远县拂晓乡红星村人,家庭无固定经济收入,2014年患肝硬化,治病花了很多钱,成为了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于张有海来说,从一名靠政府帮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贫困户成为一名养牛专业户是他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事。
转机还要从张有海遇到帮扶责任人王德标说起。2014年对于作为定远县烟草专卖局对口帮扶的驻村干部王德标来说,记忆犹新。
初到拂晓乡红星村,王德标就开始走访贫困户,摸清他们的致贫原因。掌握了张有海家的基本信息后,捋清了思路的王德标说干就干。县烟草局按照“因户施策”的原则,为他专门制定了脱贫计划。按照精准扶贫政策,为张有海家庭积极申请农村低保、教育扶贫、残疾人补贴等。可这些帮扶措施只能解决他们的温饱,怎么脱贫再致富,是王德标一直思考的问题。
“虽然你家里条件改善了许多,但是没有固定收入,靠打散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脱贫,还得能自己‘造血’。”考虑到张有海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初中生,并且有过养殖方面的经历,王德标在摸清市场需求后鼓励他:“何不发展养牛产业?”
2015年,在县烟草局的帮扶下,张有海率先养起了5头牛。刚开始,张有海满怀信心,心想着5头牛好好饲养,然后产崽扩大规模。但没过多久,张有海就找到王德标诉苦:“我现在遇到难题了,几头牛看上去不精神,从牛粪看,好像消化也不好,这可如何是好啊?”
王德标的心里也很着急,赶紧从村里找了懂养殖的人来看,发现原因出在草料“不健康”上。找到原因后,王德标帮助张有海联系了高塘村懂养牛的的人,并提出登门拜访请教。张有海一打听要去请教的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土专家”,嘴里就嘀咕了起来。
王德标能读懂张有海的心思,说到:“有海,别看他文化水平还不如你,但人家可是养牛专业户,家里养殖场可大了。干一行懂一行,他可是指导过很多人的哩。”
帮助张有海联系更多的养殖户、参加养殖培训班列入了王德标的帮扶计划。
“选草料一定要选择无霉变的,草料还要铡得短一些,也不能成粉,还有喂牛时要定时定量,让牛形成良好的采食习惯等等,这叫作精细喂养……”张有海边学边记,很快,懂的也越来越多。2015年年底,张有海卖了一头长势喜人的牛,获利万元,他第一时间把这一喜讯告诉了王德标。
在王德标的帮助下,2016年张有海扩大了规模,把后院棚户搭建了起来,一共养殖了12头牛。看到心爱的牛搬进了“新家”,张有海心里美滋滋的,干劲更足了。当年10月,他就靠出售养殖的牛获利7万元。2016年夏,张有海成功脱贫了。脱贫后的张有海“想法”更多了:怎么能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养殖数量还可以再翻番,品种要多引进一些……
王德标得知情况后,积极帮助张有海寻找“买家”,从邻村、市场、商贩、养殖户再到身边的朋友圈,张有海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前来购买的人也越来越多,到后来因为“牛路”畅销,张有海的养殖数量翻了十几番。
如今,张有海从只敢养殖5头牛的贫困户,变成了已养殖70多头牛的“高手”,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土专家”,生活充满了奔头。
“王书记,我跟你说,我家健康扶贫政策、产业扶贫政策享受了,粮食补贴、残疾补贴、高龄补贴等都有了,我养的牛销路很好,来向我请教的人也不少,我心里踏实、满足,我最要感谢的是你们。我还要向你保证,今后我也帮助想学养牛技术的人,大家一起脱贫,一起致富,一起奔小康!”
在定远县,像张有海这样靠自食其力奔小康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他们在脱贫路上还有困难和疑虑,但是因为有了党和政府的精准帮扶,以及所有帮扶责任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充实,精神面貌也会越来越好。
张有海,是定远县拂晓乡红星村人,家庭无固定经济收入,2014年患肝硬化,治病花了很多钱,成为了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于张有海来说,从一名靠政府帮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贫困户成为一名养牛专业户是他做梦都没有想过的事。
转机还要从张有海遇到帮扶责任人王德标说起。2014年对于作为定远县烟草专卖局对口帮扶的驻村干部王德标来说,记忆犹新。
初到拂晓乡红星村,王德标就开始走访贫困户,摸清他们的致贫原因。掌握了张有海家的基本信息后,捋清了思路的王德标说干就干。县烟草局按照“因户施策”的原则,为他专门制定了脱贫计划。按照精准扶贫政策,为张有海家庭积极申请农村低保、教育扶贫、残疾人补贴等。可这些帮扶措施只能解决他们的温饱,怎么脱贫再致富,是王德标一直思考的问题。
“虽然你家里条件改善了许多,但是没有固定收入,靠打散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脱贫,还得能自己‘造血’。”考虑到张有海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初中生,并且有过养殖方面的经历,王德标在摸清市场需求后鼓励他:“何不发展养牛产业?”
2015年,在县烟草局的帮扶下,张有海率先养起了5头牛。刚开始,张有海满怀信心,心想着5头牛好好饲养,然后产崽扩大规模。但没过多久,张有海就找到王德标诉苦:“我现在遇到难题了,几头牛看上去不精神,从牛粪看,好像消化也不好,这可如何是好啊?”
王德标的心里也很着急,赶紧从村里找了懂养殖的人来看,发现原因出在草料“不健康”上。找到原因后,王德标帮助张有海联系了高塘村懂养牛的的人,并提出登门拜访请教。张有海一打听要去请教的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土专家”,嘴里就嘀咕了起来。
王德标能读懂张有海的心思,说到:“有海,别看他文化水平还不如你,但人家可是养牛专业户,家里养殖场可大了。干一行懂一行,他可是指导过很多人的哩。”
帮助张有海联系更多的养殖户、参加养殖培训班列入了王德标的帮扶计划。
“选草料一定要选择无霉变的,草料还要铡得短一些,也不能成粉,还有喂牛时要定时定量,让牛形成良好的采食习惯等等,这叫作精细喂养……”张有海边学边记,很快,懂的也越来越多。2015年年底,张有海卖了一头长势喜人的牛,获利万元,他第一时间把这一喜讯告诉了王德标。
在王德标的帮助下,2016年张有海扩大了规模,把后院棚户搭建了起来,一共养殖了12头牛。看到心爱的牛搬进了“新家”,张有海心里美滋滋的,干劲更足了。当年10月,他就靠出售养殖的牛获利7万元。2016年夏,张有海成功脱贫了。脱贫后的张有海“想法”更多了:怎么能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养殖数量还可以再翻番,品种要多引进一些……
王德标得知情况后,积极帮助张有海寻找“买家”,从邻村、市场、商贩、养殖户再到身边的朋友圈,张有海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前来购买的人也越来越多,到后来因为“牛路”畅销,张有海的养殖数量翻了十几番。
如今,张有海从只敢养殖5头牛的贫困户,变成了已养殖70多头牛的“高手”,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土专家”,生活充满了奔头。
“王书记,我跟你说,我家健康扶贫政策、产业扶贫政策享受了,粮食补贴、残疾补贴、高龄补贴等都有了,我养的牛销路很好,来向我请教的人也不少,我心里踏实、满足,我最要感谢的是你们。我还要向你保证,今后我也帮助想学养牛技术的人,大家一起脱贫,一起致富,一起奔小康!”
在定远县,像张有海这样靠自食其力奔小康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他们在脱贫路上还有困难和疑虑,但是因为有了党和政府的精准帮扶,以及所有帮扶责任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充实,精神面貌也会越来越好。